生命体征
1. 主诉:
乏力、发热半月余。
2. 简要病史:
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,伴发热,体温未测,自服“泰诺”后体温自觉下降。期间无胸闷、憋气、纳差、腹痛、腹泻、头晕或头痛等症状。3
天后再次出现发热,自测体温高达
39.8℃,伴胸闷、憋气、呼吸费力及嗜睡急送当地医院急诊科就诊。检查提示动脉血氧分压
41.9 mmHg,CT
示双肺多发炎症。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抗感染治疗,肺泡洗液
NGS 检出肺孢子菌、嗜血军团菌、EB 病毒及 CMV
病毒,痰培养检出克柔念珠菌。抗感染方案包括左氧氟沙星、卡泊芬净、奥玛环素、SMZ
及更昔洛韦,并予平喘、化痰、抑酸、升压、补液、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。2024-10-18
患者在呼吸机支持下氧合难以维持,行 VV-ECMO
支持治疗。期间复查 CT(10 月 23 日)及床旁胸片(10 月 25
日)提示双肺炎症范围进一步扩大。炎症指标反复升高,感染控制不理想,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。因患者病情严重、预后差,家属要求转至我院进一步治疗。发病以来患者饮食差、睡眠不佳,体重无明显增减。
3. 既往史:
高血压:病史 10
余年,长期服用缬沙坦氨氣地平控制血压。肾小球硬化(肾病综合征):3
月前确诊,口服骨化三醇、非布司他、异烟肼及甲泼尼龙治疗。过敏史:无明确药物及食物过敏史。
4. 体格检查:
体温:36.7℃,脉搏:135
次/分,呼吸:12 次分,血压:158/88
mmHg,双侧瞳孔等大等圆,直径
3mm,对光反射减弱。双肺听诊呼吸音粗,可闻及明显啰音。心脏听诊律齐,未及明显病理性杂音。腹部稍膨�。ブ�,压痛查体不能配合。双下肢巴氏征未引出。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,VV-ECMO
支持状态。
5. 辅助检查:
2024-10-17 肺泡灌洗液
NGS:耶氏肺孢子菌嗜血军团菌。
2024-10-27 痰培养:克柔念珠菌。
2024-10-23 颅脑及胸部 CT:脑 CT
未见明显异常,双肺多发炎症,左肺上叶及双肺下叶实变,较前进展。
2024-10-25
床旁胸片:两肺炎症,较前进展。床边超声:左室舒张功能减退,三尖瓣轻度返流。
初步诊断
1.重症肺炎
2. I 型呼吸衰竭
3.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(ARDS)
4. 肾小球硬化
5. 肾病综合征
6. 肝功能不全
7. 高血压 3 级
诊断依据
1. 临床表现:
半月来乏力、发热,伴胸闷、憋气、嗜睡,提示重症感染。
2. 辅助检查:
NGS
检测肺孢子菌、嗜血军团菌,痰培养克柔念珠菌;CT、胸片提示双肺多发炎症及实变;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显著下降。
3. 病程特点:
病原控制困难,炎症反复,感染指标持续升。
鉴别诊断
1. 重症肺炎:
肺结核:NGS
未提示结核病原,病程较短,不支持肺结核。肺癌:CT
无占位性病变,病程短,不支持肺癌,但需进一步完善肿瘤标志物及
CT 增强检查。
2. I 型呼吸衰竭心源性肺水肿:
无心衰典型表现,超声提示心功能轻度受损支持肺部感染性病变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:无
COPD 病史,影像学特点不符。
3. ARDS:
肺栓塞:无肺动脉高压及影像学证据,D-二聚体结果不支持肺栓塞。急性间质性肺炎:NGS
证实感染病原,影像学表现更符合感染性病变。
诊疗计划
1. 感染控制与支持治疗:
持续抗感染治疗:包括左氧氟沙星、卡泊芬净、奥玛环素、SMZ
及更昔洛韦,调整剂量并根据病原学及临床疗效动态优化治疗方案。呼吸支持:维持
VV-ECMO 支持,必要时加强机械通气参数监测,动态调整。
2. 多学科协作:
组织重症医学科、呼吸科、感染科、肾内科及心血管科联合会诊。调整药物方案避免肾毒性,必要时启动透析治疗;密切监测肝功能调整药物以减轻肝脏负担。
3. 营养支持与并发症预防:
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提供充足热量和蛋白质摄入,改善患者整体状态。定期翻身,保持皮肤清洁,使用抗凝药物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,监测压疮及感染并发症。
4. 监测与评估:
密切监测生命体征、血气分析及感染性指标动态复査 CT
和超声评估病情变化。必要时行支气管镜检査及肺泡灌洗进一步明确病原学诊断。
转归与预后
患者目前病情危重,感染控制仍存在挑战。尽管 VV-ECMO
支持改善氧合,但肺炎症进展快,感染性指标反复,提示病情复杂,预后差。需加强综合治疗和严密监护,预后取决于感染控制及多器官功能支持效果。